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,所谓“假问题”并不罕见。它们以各种面貌伪装成“题目”——形式上逻辑完备,却脱离真实世界;有解却无用,有结论却无意义。它们安静地存在于习题册中、论文题目中、答辩PPT中,甚至存在于被称为“课题”的宏大叙事之中。它们看似在培养研究能力,实则逃避了复杂世界的真正困境。
Read More ›
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,所谓“假问题”并不罕见。它们以各种面貌伪装成“题目”——形式上逻辑完备,却脱离真实世界;有解却无用,有结论却无意义。它们安静地存在于习题册中、论文题目中、答辩PPT中,甚至存在于被称为“课题”的宏大叙事之中。它们看似在培养研究能力,实则逃避了复杂世界的真正困境。
在信息不断涌动的今天,我们无法阻止时间的碎片化,但我们可以重新设计学习的结构感与节奏感。碎片时间从来不是学习的敌人,真正的敌人是“无结构的学习”。让学生在碎片时间中学习系统知识,不是一种时间管理术,而是一种认知组织能力的培养。这也正是未来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所在。
教育的数字化转型,归根结底,不是技术之变,而是教育之问。我们愿意培养怎样的人?我们如何相信知识?我们是否能够在一个智能化的时代中,守住教育的初心与人的主体?这些,才是数字化转型最值得深思的命题。